English
檢查設備運行狀態(tài)
開機前確認攪拌機各部件(如攪拌軸、葉片、軸承、傳動系統(tǒng)等)安裝牢固,無松動或異常磨損。
測試攪拌軸轉(zhuǎn)向是否正確(雙臥軸通常為相向旋轉(zhuǎn)),確保攪拌葉片與襯板間隙均勻(一般為 2-5mm,需按設備說明書調(diào)整)。
檢查潤滑系統(tǒng)是否正常,確保軸承、齒輪箱等部位潤滑良好,避免因摩擦過熱損壞設備。
計量系統(tǒng)校準
輕質(zhì)混凝土對原材料配比敏感,需校準稱重傳感器(水泥、粉煤灰、骨料、水、外加劑等),誤差控制在 ±1% 以內(nèi)。
檢查料倉下料是否順暢,避免因結塊或堵塞導致計量不準確。
原材料特性控制
輕骨料:需提前預濕處理(吸水率高的骨料需浸泡 0.5-1 小時),避免攪拌時吸收過多水分導致混凝土坍落度損失。
膠凝材料(水泥、摻合料):確保無結塊,儲存環(huán)境干燥,避免受潮影響強度。
外加劑:嚴格按配合比稱量,液體外加劑需稀釋均勻,避免局部濃度過高影響性能。
合理的投料順序
推薦順序:
先投入輕骨料、膠凝材料、粉煤灰等干料,干拌 30-60 秒,使物料混合均勻。
緩慢加入 80% 的水和外加劑,攪拌 1-2 分鐘,觀察坍落度和和易性。
根據(jù)實際情況補加剩余 20% 的水,繼續(xù)攪拌至骨料完全濕潤、漿體均勻(總攪拌時間約 3-5 分鐘,不宜過長以免輕骨料破碎)。
攪拌速度
雙臥軸攪拌機通常采用中低轉(zhuǎn)速(約 30-60 轉(zhuǎn) / 分鐘),避免高速攪拌導致輕骨料破碎或氣體逸出(若涉及加氣工藝)。
可通過變頻器調(diào)節(jié)轉(zhuǎn)速,根據(jù)骨料粒徑和混凝土稠度靈活調(diào)整。
攪拌時間
攪拌時間過短會導致物料混合不均,過長則可能破壞輕骨料結構。建議通過試拌確定最佳時間(一般 3-5 分鐘),以觀察漿體包裹骨料均勻、無分層離析為準。
坍落度與稠度監(jiān)測
輕質(zhì)混凝土坍落度通常控制在 50-150mm(根據(jù)設計要求),需實時檢測,若偏干可少量補水(按水膠比計算),避免隨意加水影響強度。
安全防護
攪拌機運行時嚴禁打開上蓋或伸手進入攪拌筒,需設置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(如急停按鈕、防護罩等)。
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眼鏡和手套,避免接觸外加劑等化學藥品。
防止粘罐與清理
輕質(zhì)混凝土稠度較高,易粘黏在攪拌筒和葉片上,每次攪拌完成后需及時用高壓水沖洗(尤其葉片背面和軸端部位),避免硬化后難以清理。
定期檢查襯板磨損情況,若間隙超過規(guī)定值(如 5mm)需及時更換,防止漏漿或攪拌效率下降。
設備運行監(jiān)測
注意觀察攪拌過程中是否有異常聲響或振動,若發(fā)現(xiàn)軸承溫度過高、電機過載等情況,需立即停機排查原因。
定期清理傳動系統(tǒng)(如齒輪、鏈條)的雜物,保持設備清潔,延長使用壽命。